濁度計的測量方法
濁度計在設計時會將量程分為不同的檔次,在濁度計操作的*步就是預熱并選擇適當?shù)牧砍?。濁度計的量程選擇完畢后,可以取50mL的檢測水樣放入樣杯,并將樣杯平穩(wěn)置入比色池放好,之后即可開始讀數(shù)。
濁度計對樣品讀數(shù)穩(wěn)定后,使用者即可直接從顯示屏上獲得被測液體的濁度數(shù)值。濁度計在測定中發(fā)現(xiàn)量程選擇不對,則應切換量程再次測量。濁度計使用完畢后必須立刻關機并取出樣杯,之后要妥善收存濁度計。
濁度計工作原理
1.本儀器采用積分球式濁度測定原理:
一束平行光在透明液體中傳播,如果液體中無任何懸浮顆粒存在,那么光束在直線傳播時不會改變方向;若有懸浮顆粒、光束在遇到顆粒時就會改變方身(不管顆粒透明與否)。這就形成所謂散射光。顆粒愈多(濁度愈高)光的散射就愈嚴重。濁度是用一種稱作濁度計的儀器來測定的。濁度計發(fā)出光線,使之穿過一段樣品,并從與入射光呈90°的方向上檢測有多少光被水中的顆粒物所散射。這種散射光測量方法稱作散射法。任何真正的濁度都必須按這種方式測量。濁度計既適用于野外和實驗室內的測量,也適用于全天候的連續(xù)監(jiān)測。可以設置濁度計,使之在所測濁度值超出標準時發(fā)出警報。
2.測量值不受液體色澤影響:
假定樣品是無色的,進入液體的入射光通量為l0,出射光通量亦為l0。出射光通量、散射光通量和平行透過去時光通量三者關系為(不考慮比色器皿的反射、吸收等):
l0=Tp+Td
如果樣品帶色,進入液體的入射光將部分被吸收,設液體透過率為T,此時出射光通量l0,、散射光通量Td,和平行透過光通量Tp,有關系。
l0,=T×l0Tp,=T×TpTd,=T×Td
也就是說:無論透過光或散射光它們的強度都衷減速了同一系數(shù)T。
此時濁度測量值仍將不變:
濁度=K×散射光通量/透過光通量
=K×Td,/Tp,=K×T×Td/T×Tp
=K×Td/Tp